跳到主要內容區

關心環境化學品對生態系統的危害 第三屆生態毒理研討會今登場

ImgDesc

  2022年第三屆生態毒理研討會9月23日在本校民生校區國際會議廳舉辦,陳永森校長致詞表示,屏東大學近年來致力於學術研究能量的提升與精進,已有長足的進展,很歡迎來自全國多所大專校院的專家學者來校指導分享,有機會好好認識屏東和屏東大學,感受屏東的美好,更希望未來有更多的學術研討會來屏大,透過交流讓本校師生有更多的收穫。

  此次會議的研討主題為1. 農藥與殺蟲(草)劑毒理分析,2.新興環境賀爾蒙毒理分析,3. 重金屬毒理分析,4. 塑膠微粒毒理分析,5. 奈米物質毒理分析,6.環境污染毒性效應評價方法研發。

  現代高度工業化社會中,每天大量使用如塑膠製品、殺蟲(草)劑、染料、清潔劑、化妝品、3C電器與大量醫療用品及藥物等,這些日常生活相關產品,當被丟棄到環境中,會逐漸分解而釋出一些環境毒物,因此,在不同環境中例如大氣、海洋、河川、土壤和生物體內,都可發現它們的蹤影。這些物質對於生物體的長期慢性毒性引起社會相當的關注,因此研討會即以這類生態毒理現象為主軸,進行研究分享與經驗交流討論。

  會議一開始邀請中原大學生物科技系蕭崇德教授進行Keynote speech“深度學習在水生生物毒理的應用”,蕭教授介紹近期以深度學習開發水生生物毒理的工具,讓未來以水生模式生物進行水質監控的效率可大幅提升。

  近年來塑膠微粒對生態危害的問題相當常見,日常生活的塑膠製品,在環境中的宿命最後以粒徑非常小的微粒顆粒形式釋放到淡水或是海水中,越來越多研究顯示這類塑膠微粒對水生生物的負面影響很大,也會透過各式循環及食物鏈擴大危害,本校研討會邀請陳德豪教授及林家驊教授針對塑膠微粒主題,進行“The fate and sublethal toxicity of plastic and natural microfibers in whiteleg shrimp Litopenaeus vannamei”以及“In vitro pulmonary and renal toxicity evaluation of polystyrene microplastic particles”主題演講,分享自身的研究經驗。

  殺蟲劑與殺草劑在一些農業大國(如印度與中國)使用量相當大,相關研究顯示此類農藥除了原本抑制昆蟲與植物生長功能之外,也會抑制魚類神經系統中的乙醯膽鹼系統,造成水生生物行為異常,也導致水生生物的生理異常,嘉義大學王文德教授以“三唑類農藥多效唑對斑馬魚胰腺和生殖系統的毒性作用” 為主題進行演講,解析農藥對生態的影響。

  由於新型污染物的型態多元且變化頻繁,因此開發不同的檢測方式與模式也將是本領域未來重要方向,曹哲嘉助理教授以“塑化劑DEP對單胞藻Chlamydomonas的功能毒理學分析” ,魏嘉徵副教授以 “利用秀麗隱桿線蟲評估食品與環境汙染物的毒性效應”進行主題演講,提供與會者多元之生態毒理檢測之思考。

  本次生態毒理研討會涵蓋主題寬廣,邀請之講員都是本領域優秀傑出的研究人員,期盼促進學者間的交流,也培養學生一個更全面的視野,並進行觀摩與學習。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