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點台灣校園影展於屏東大學開跑 大學生用鏡頭記錄偏鄉生命力

國立屏東大學理學院近三年來推動SDGs Talk,鼓勵學生分享自己在永續議題的創作與學習,而中華電信基金會從鼓勵學生「一手服務、一手記錄」走出教室與學校圍牆,應用所學提供社區服務並製作紀錄片的學習模式已經有近20年的歷史,過程中創造出感人的連結與故事,因此力邀《「蹲點‧台灣」校園影展》來屏東舉辦首場影展座談會,請學生分享服務與創作歷程。
與會分享的顏毓萱、陳芊卉,就讀屏東大學科學傳播學系,於2024年暑假來到花蓮縣豐濱鄉靜浦部落,在20天蹲點期間,為部落設計代表logo、帶領學童透過手作認識海洋;同時利用鏡頭完整記錄阿美族豐年祭儀,及部落對於母語傳承的努力與擔憂,更進一步透過社群平台擴散,引發廣大回響。優異表現獲得當年度最佳服務獎、網路行銷獎的肯定。
而就讀政治大學的謝安琪、邱淦均,帶著教育與數理專長來到位於屏東高樹鄉的善導書院,為弱勢家庭學童設計包含AI程式、STEM機器人等五花八門的趣味課程,來自馬來西亞的邱淦均更帶孩子製作家鄉美食咖椰醬、傳統童玩五粒子,拓展學童的國際視野;同時透過紀錄片則讓觀眾得以一窺瀑布下的小農生活,淳樸的生活、對家庭的守護和堅持,映照出最單純的美好嚮往,榮獲當年度社區紀錄片獎。
屏東大學校長陳永森參與影展致詞,鼓勵學生能在場域中浸潤,透過實際的付出走入地方學習,教育學院教授楊智穎與會給予創作學生回饋,強調教師的角色的多元性,不會只有當學校教師一種選擇,並且肯定在服務行動中創造具體的「連結」是教育重要的價值。理學院副院長鄧宗聖則表示,兩組在服務期間都受到凱米颱風的氣候事件影響,打斷或打亂原本的規劃,如何隨機應變做好危機管理,並不是規劃與學校教授的內容,平日的觀察與思維都會是學習發揮應變能力的考驗。
「蹲點‧台灣」活動由中華電信基金會與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共同推動,每年媒合大學生團隊2人一組,到全台偏鄉社區進行半個月的蹲點服務與記錄。在社區生活、與在地居民合作的過程中,學生得以開啟「蹲下來」的嶄新視野,服務得以更加貼近社區需求、紀錄內容更能體現在地觀點;同時在經歷種種因地制宜的挑戰後,發展出斜槓硬技能與軟實力。